深秋的上海,梧桐叶在证券营业部的玻璃幕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林夏攥着工资卡的手心微微出汗,
ATM机吐出的18652.37元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她想起母亲临终前塞在枕头下的存折,那笔被父亲拿去炒股亏得精光的养老金,
此刻正化作她指尖的颤栗。"小姐,要开户吗?"穿藏蓝制服的客户经理笑意盈盈,
胸前的工牌写着"张涛"。林夏盯着他身后电子屏上跳动的红绿曲线,
忽然听见自己说:"开。"交易密码设置成母亲的忌日。
林夏在新手学堂里啃着《股市入门一百问》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笔记。
张涛偶尔路过会指点两句,他说起"量价关系"时眼睛发亮,
像极了大学实验室里调试精密仪器的导师。第一笔交易发生在冬至那天。
林夏盯着K线图上金叉形态的五粮液,颤抖着点击买入。当股价收盘上涨2.3%时,
她在出租屋的小餐桌上煮了碗面,加了双份的煎蛋。手机突然震动,
张涛发来消息:"注意5日线支撑。"春去秋来,资金滚雪球般涨到三万二。
林夏开始关注研报,学着分析财报。某个加班的深夜,
她发现张涛朋友圈里的定位显示在24小时便利店。推开玻璃门,看见他蜷在角落啃三明治,
电脑屏幕上是某家新能源公司的研报。"你也没吃饭?"他把三明治推过来一半。
林夏这才知道,这个总是西装笔挺的客户经理,为了跟进项目已经通宵三天。
两人开始分享研报,讨论宏观经济。张涛教会她用F10看股东变化,
她则在他胃痛发作时递上保温杯。转折发生在2020年春节。新冠疫情突袭,
股市开盘千股跌停。林夏看着账户里缩水的资金,
耳边回响着父亲赌徒般的嘶吼:"这次一定能回本!"手指悬在卖出键上方,
手机却先震动起来。张涛的消息简短有力:"优质股越跌越买。"她咬咬牙,
把年终奖全部转入账户,在恐慌中买入医疗ETF。当市场开始反弹,
持仓收益率突破30%时,张涛约她在陆家嘴的...